8月4日,“麦穗文光”非遗传承团在创意设计学院李文敏老师的带领下,抵达山西省灵丘县西福田村“孙氏麦秆画”工作室,正式开启为期一周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首日活动中,团队通过深度访谈与技艺体验,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的传承路径。

孙阔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麦秆画制作流程
上午9时,团队抵达孙氏麦秆画工作室,得到了非遗传承人孙阔老师的热情接待。孙阔老师向团队成员展示麦秆画制作的完整流程——从精挑细选合适的麦秆,到细致刮去外层薄膜,再用烙烫技法勾勒纹理,最后巧妙拼接成形,十余道工序尽显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技艺精髓。随后,团队成员亲手尝试基础拼贴步骤,亲身体会到传统工艺对耐心与精准度的极高要求。李文敏老师指出:“这种‘看、学、做’的沉浸式体验,让非遗知识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技艺。”

团队成员体验麦秆画制作(1)

团队成员体验麦秆画制作(2)

团队成员体验麦秆画制作(3)
通过实地学习,团队成员掌握了麦秆画的基础工艺要点。后续团队将与孙老师启动村民技能培训,实地考察、访谈当地居民,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素材。